健康快訊

輕鬆閱讀,加值健康

健康知識 2025/06/20

錯誤減重竟然「傷心」!醫師揭減重常見陷阱與護心對策

錯誤減重竟然「傷心」!醫師揭減重常見陷阱與護心對策

你的減重方法在「傷心」嗎?醫師教你分辨『健康減重』vs『危險減重』的關鍵警訊。

 

減重不應該以「犧牲健康」為代價的戰爭,尤其在現代社會,肥胖已不只是外觀問題,更牽動整體健康與生命風險。根據統計,肥胖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在20年內暴增3倍1,與肥胖相關的死亡中,約7成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2,可見肥胖對心血管疾病的威脅,不容忽視。

 

粹究診所家醫科醫師吳婉華醫師表示,面對這樣的數據,正確的減重策略就顯得格外重要——不只是瘦下來,還要瘦得健康、安全,甚至讓心血管也一併受益

 

為什麼減重也要護心?

粹究診所吳婉華醫師指出,內臟脂肪是腹部肥胖的主因,比皮下脂肪更危險,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高度相關。當內臟脂肪堆積時,容易導致血脂異常、高血壓與血糖失控,進一步引發代謝失衡,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因子。

 

研究顯示,肥胖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上升,如心肌梗塞、腦中風、心臟衰竭等。據統計,肥胖者罹患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恐飆升2至6倍3與肥胖相關的死亡中,約7成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2。總總數據皆顯示,肥胖將帶來健康危害,不容忽視!

 

更嚴重的是,心血管疾病在早期多無明顯症狀,許多患者直到心臟病發作或腦中風時,才驚覺問題存在。有些甚至毫無預警就突然發作,導致猝死的風險。若再加上錯誤的減重方式,不但無助於改善體脂,反而會讓身體更加虛弱,進一步提高健康風險。

 

別讓錯誤減重法讓你心血管拉警報

粹究診所吳婉華醫師提醒,以下為常見的危險減重方法:

1. 極低熱量飲食:快速減重,但往往先流失的是水分與肌肉,而非健康殺手「內臟脂肪」4-5

2. 激進斷食法:會出現肌肉的蛋白質被當作正常生理能量供給來源,造成肌肉流失而減少基礎代謝率,反而容易傷害身體健康5,減重效果無法持久,且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及身體的損傷。

3. 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或偏方:未經醫師評估,可能含有對心臟有害的成分。

4. 只依靠過度激烈運動:短期效果不明顯,反而增加身體壓力與傷害風險6。對於平日久坐且無規律運動習慣的中老年族群,劇烈運動有誘發心肌梗塞及心臟猝死的風險,恐造成呼吸急促、胸悶、全身無力等狀況7

 

上述錯誤減重方式在短期內見效果,甚至因迅速變瘦而感到欣喜,但往往難以長期維持,反而會打亂身體代謝節奏,引發心悸、頭暈、血壓異常等心血管警訊,還可能因過度負擔而加劇心血管疾病風險,得不償失。

 

減重新思維:避開試錯陷阱,靠科學與專業走得更長久

嘗試各種減重方式都需注意不傷身,否則容易養成易胖體質,越減越難瘦。真正有效且長久的減重,不能只靠意志力,更需要專業醫師的協助。透過醫師檢測與評估,依據個人體質與健康狀況,以正規、安全的方式幫助你有效減重,同時建立良好生活習慣。

 

除了以上幾種常見方式,近年來藥物治療輔助也成為一大趨勢。粹究診所吳婉華醫師分享,目前市售衛福部核准4種合法減重藥物,透過專業醫療協助,能輕鬆達到健康體態:

錯誤減重竟然「傷心」!醫師揭減重常見陷阱與護心對策

這四種減重藥物中,有部分藥物(1週1次針劑、1日1次針劑、1日3次口服藥)在特殊情況下可適用於青少年族群,但必須經過專業醫師評估個別狀況後、於密切醫療監督下使用。其中一種減重藥物 (1週1次針劑) 除減重效果外,亦有對於心血管保護的作用。

 

以上為處方藥物,須由醫師處方使用。建議諮詢專業醫師,依個人狀況來制定適合的治療選擇。

「瘦」得聰明,也要「護心」加值

減重的真正目的,不只是體重計上的數字下降,更是為了降低心血管負擔、提升整體健康與生活品質。請記得——別為了瘦,反而讓心血管承受更大的風險。

 

粹究診所吳婉華醫師提醒,減重的核心在於「護心不傷心」,建議尋求專業減重管理醫師協助,透過檢測與評估,依個人狀況量身打造科學且安全的減重方案,才能真正守護健康、讓減重成為護心的開始。

 

別讓錯誤的減重方式拖垮你的健康。與其靠自己摸索,不如交給專業👉尋找專業體重管理醫師,帶你遠離心血管疾病風險,超越減重,加值健康!

 

搜尋輕盈門診
line
goTop